巧家县聚焦高效发展——积极拓展新能源领域为乡村振兴赋能

近年来,云南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,巧家县紧紧围绕这一战略目标,积极探索新能源领域的拓展与应用,助力乡村振兴。在巧家县的引领下,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中,共同推动新能源事业发展。

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是巧家县发展新能源的黄金地带。这里阳光充足、风力良好,为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在此背景下,三峡云南能投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与巧家县携手在金沙江下游打造“风光无限好”的清洁能源走廊。

近期,三峡集团旗下海坝4兆瓦项目顺利并网发电,成为滇中地区迄今为止投产的最大单体光伏项目。该项目是巧家县与三峡云南能投公司签订的《巧家县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开发投资项目框架协议》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
协议签署后,巧家县围绕保障项目快速落地,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。一方面,巧家县发改局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,优化审批流程,提高工作效率;另一方面,巧家县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在光伏建设过程中简化手续,为光伏发电项目顺利进行提供支持。

在巧家县的积极推动下,海坝光伏发电项目所用土地在短时间内取得审批,并于今年8月顺利并网发电。这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,也充分体现了云南省推进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取得的成果。

谈到巧家县的营商环境,三峡云南能投昭通区域公司总经理韩勇表示:“在巧家县,我们感受到了政府部门‘政府围着企业转,企业有事马上办’的务实氛围。”

海坝光伏发电项目所在地——巧家县大岩洞村周围遍布草原,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。为协调光伏电站、畜牧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,三峡云南能投采取“牧光互补”的模式,按照复合型光伏要求对项目进行优化设计,有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。

“过去无法耕种的山地现在租给了企业建设光伏电站,全家都能得到租金补贴,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。”一位巧家县牧民说。

此外,三峡云南能投巧家县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开发投资项目建成后,年均发电量将达65.54亿千瓦时,每年减少标准煤耗1.1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.58万吨。这不仅将为云南省绿色低碳转型赋能,也将为当地乡村振兴带来新的活力。

“我们将抓住云南省推动作风革命、效能革命的机遇,继续拓展‘新能源+乡村振兴’的发展模式,助力巧家县经济社会绿色良性发展。”三峡云南能投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周成表示。

在巧家县的引领下,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新能源领域的拓展与应用中。未来,相信在政府、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,巧家县的新能源事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,为乡村振兴赋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