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件工具体验平台

行业在进化和拓展

软件工具体验平台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,也在不断地迭代和升级中。

过去的“工具”正在向“体验平台”转变。

电脑桌面上的单一软件功能正逐渐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体验平台。

在中国,以腾讯的微信为代表,诸多软件工具体验平台层出不穷。

如办公协同、社交娱乐、教育学习等,均在这样的平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
与桌面相似,软件工具体验平台的演变也呈现出一种规律:单一的软件功能逐渐转变为多元化的体验服务。

工具类软件只有基本的操作和功能,缺乏丰富的体验内容,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。

在这个强调用户体验的时代,没有丰富内容的平台注定会被淘汰。

办公协同类平台如腾讯文档、WPS等,音乐类平台如网易云音乐、QQ音乐等,视频类平台如爱奇艺、优酷等,它们的内容既有专业的PGC,也有广泛的UGC,都与用户紧密相连。

工具成为平台后,用户的黏性会更强。

但如果没有实现资源的垄断(比如通过收购),依然存在被用户抛弃的风险。

例如,网易云音乐曾因下架周杰伦歌曲而引发部分用户的不满和卸载行为。

为了不被用户抛弃,除了提升内容质量,还可以引入社交元素。

于是,工具平台逐渐演变成体验平台。

体验平台的进化与变革

最常见的移动社交平台就是微信了。QQ作为传统的即时通讯工具虽然也在努力转型,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略显力不从心。

微博则是一个典型的热点集中地,但过于嘈杂的环境和用户时间的分散导致人们对它的兴趣逐渐减少。

从单一的软件功能到多元化的体验服务,再到以社交为元素的综合性体验平台,那么一个优秀的体验平台要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入口呢?

答案是:将信息进行高效筛选并能精准匹配给用户的人工智能技术,如今日头条和微信的个性化推荐功能。

互联网巨头百度虽然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所布局,但由于介入时间较晚,难以翻身。

当用户习惯于在今日头条和微信等平台上获取个性化内容时,转向其他平台的成本就会增加。

这就像,一个周杰伦的粉丝,即使有更多的歌手推出好歌,他依然会选择购买周杰伦的歌曲。

软件工具体验平台的发展趋势是从单一工具到多元化体验服务,再到社交化平台,最后发展成为精准匹配用户需求的入口平台。

演化越彻底,随之而来的用户群体就越大。

在这个平台上,用户从最初的操作者逐渐进化为创造者、管理者,甚至是引领时代的领袖。

正如文章开头所述,要想从小白成长为精英,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“技能”。

而成为卓越的管理者和领导者,则需要具备强烈的“能力”和独特的“思维”。

演化越彻底,我们能够影响和管理的范围就越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