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每个人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:如何搭建自己的平台?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,但仔细分析起来却并非易事。其实,我们很早就接触到了平台的构建问题,例如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大学、参加工作后的职业发展等。最近看到一则关于警察离职从事直播的争议,让我想起了之前所思考的内容,也借此机会梳理一下,进行一下回顾。
还记得当时对于专业和学校普遍的观点就是:“无论专业是否好,一定要报考一个好一点的学校。”这个观点到现在都存在争议,但它的核心在于,一个好的学校拥有更好的资源,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方面的知识,参加各种活动,是一个能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平台。学校是我们每个人最早接触的平台。
无处不在的平台
比如我们在看足球比赛或其他比赛时,经常会听到有人说:“谁谁谁是体系选手,离开原来的团队就发挥不出来了。”这种说法其实不仅仅是在讨论队伍建设的问题,还涉及到文化方面等队伍内在的氛围建设,也就是这个队伍所独特拥有的团队文化或资源,也是一种平台资源。换位思考一下,可能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体系选手,我们所处的公司就是一个平台,在各个公司之间切换其实有时候也是十分困难的。
目前就存在一种怪现象,错位的供需。大公司在普遍裁员收缩业务,中小企业却招不到人。因为大公司和中小企业的差距非常大,导致即使你被大公司裁掉或者你自愿离职,也总是想着去另外的大公司,而不是中小企业。因为两者作为平台提供的资源完全不同,一般的大公司的人去中小企业,会感觉有力使不上,而且大公司的人普遍都偏精通某一方面而善于统揽全局,有的可能总想要指指点点,却又不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,不符合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,导致人才流动存在不顺畅的情况。
以我自己为例,我之前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,后来离开去企业从事财务工作。就能鲜明地感受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。从业务部门变为支持部门,以前我们可以呼叫各种IT部门、税务部门等等进行密切合作,现在作为财务部门,被销售部门、生产部门等唤来唤去。平台不同,角色不同,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也都不同了。
如何搭建个人平台
那么,怎样才能摆脱“体系选手”,成为掌握主动权的自由选手呢?我认为,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,不断自我提升,要么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,要么就要善于学习,技能不压身。不仅要弄懂本职工作,还要多看、多做、多思考其他部门的工作,身怀多类证书,可以自由切换。这样我们才能在个人平台上展现出自己的实力。
搭建个人平台的过程中,会遇到许多挑战。首先,我们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努力。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,我们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立足。其次,我们需要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。在忙碌的生活中,我们要学会统筹兼顾,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。再者,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,关注行业动态,紧跟时代步伐。
在这个平台上,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,实现人生价值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,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,战胜困难,就能收获成功的喜悦。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拼搏,就一定能在个人平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!